李小文(1947.3.2——2015.1.10) 遥感、地理学家。生于四川自贡。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创建了复杂地表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论文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遥感像元尺度上非同温三维结构地表热辐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人物经历
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
198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此外还在国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院长,专长于遥 感基础理论研究,是 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2015年1月10日13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2015年01月16日,布鞋院士李小文追悼会举行,李克强等送花圈。
主要成就
李小文已发表研究论著160余篇/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国际公认,研究论文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 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其1981年的硕士论文1985年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入, 1985年论文于1997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1990年获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国际权威性“Marquis 科技名人录” 97年第4版传主。
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遥感基础研究项目,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01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2002年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共同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教学方面,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研究生举办了遥感科学的系列讲座及专题讲座,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生,推动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
获奖记录
2005 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 (获奖)
2000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获奖)
2000 首都劳动奖章 (获奖)
199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
1990 国际“Rolex”雄才伟略奖 (获奖)
人物评价
李小文被网友认为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但他自己不争辩也不赞同。有人将他与陶渊明等魏晋名士相提并论,“外表不羁但是有着仙风道骨”;一位大学同学盛赞他,“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 风骨、本色、随性”。
在现在的学术界,像李小文这样的个性学者也并非个例,我们真正缺的,是包容不同个性人才的制度环境。相比围观李小文们的“怪”,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怪人”的生存处境。
李小文老师身上有侠气,不拘小节、潇洒随性、喜欢喝酒。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会用打赌的方式让学生勇敢尝试,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这种被神化的“扫地僧”精神和气质,可以说是对时下知识精英界“精致的利己主义”的一种批判和反讽,也是对知识阶层期许。
人物纪念
保留博客
2015年01月10日18时,在李小文常去的博客网站科学网,该网站编辑部发文向李小文老师表示深切悼念,并表示李小文的科学网博客将会永久保留,科学网也会尽快建立专题以专门悼念李小文老师。他的学生则在博客发文:恩师,一路走好。在天堂,您的身体再也不会阻止您喝酒了。
设立基金
2015年01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发起并设立以中国著名遥感学家李小文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旨在推动地理学与遥感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李小文基金将用于支持地理学与遥感科学的学科建设,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支持人才培养,设立奖教金,奖励师德高尚、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扶持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设立奖助学金,奖励和自主品学兼优、执着科研的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表示,设立李小文基金是为了感念李小文先生的光辉成就和高尚师德,让大家学习他安安静静做学问、聚精会神育英才的品格,支持和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兢兢业业、奋发有为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