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求购 供应 文章 问题

0431-81702023
光学名人
赵伊君

赵伊君 (1930.11.26-- ) 激光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物理力学方法,编制的原子X(波函数和3-nj符号计算程序已在我国获普遍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17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赵伊君 (1930.11.26-- ) 激光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60年代初参加了我国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物理力学方法,编制的原子X(波函数和3-nj符号计算程序已在我国获普遍应用。80年代后主要从事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强激光技术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复合材料产生碳化,改变电磁性能等多种模型;主持并参研的强激光技术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170余篇。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助教、原子工程系讲师,长沙工学院教研室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光子对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

学部院士。是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成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光电子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激光技术的教学和研究。60年代初,研制出核爆炸光辐射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参加中国第一、二次核试验,获得有价值的测量结果。70年代进行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从原子微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的物理力学算法,后又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高压、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软化,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产生碳化,改变其电磁特性等多种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正。80年代后主要从事强激光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与人合著《角动量与原子能量》、《原子结构的计算》等;撰有《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气体物理力学》、《激光与金属相互作用时涉及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等论文170多篇。

学术论文

TDI-CCD的特性及改进方法分析

强迫对流冷却下激光窗口热效应分析

燃烧驱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光谱

三轴跟踪平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