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苏黎世理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10 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个人简介
出生日期:1939年
出生地:江苏泰州姜堰溱潼镇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职称:教授、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博士生导师、院士。
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测绘学界泰斗。
生平
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祖籍江苏镇江丹徒,1939年生于泰县溱潼镇。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地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30多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共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专著11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8部;独立、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博士生100多名,硕士生80多名。
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武汉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专家顾问,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高级顾问,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届专业委员会主席(1988-1996),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
个人经历
中学时就读于有110年历史的江苏泰州中学,在那度过了自己清贫又愉快的童年时代;
1957年考上武汉测绘学院(前身为同济大学测量系,后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63年本科毕业,当时全校仅招一名研究生,选拔的考试科目有3门,李德仁有两门满分、一门 99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被取消了录取资格。研究生没上成。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武汉测绘学院要招8名研究生,在王之卓先生的鼓励下再次报考,并顺利考上研究生。
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并前往德国留学。
1982年首创一种测量方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并于当年回母校任教。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前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2000年组建新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入武汉大学;
现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被聘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
2012年8月25日,在第22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李德仁院士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最高荣誉称号,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响的10名杰出科学家。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第Ⅲ、Ⅳ届委员会主席
现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
国务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GIS协会常务理事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武汉市关爱协会理事长
武汉欧美同学会会长
武汉留学回国博士联谊会会长
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山东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瑞士苏藜士理工大学(ETH)的客座教授
澳大利亚昆士南工大(QUT)的客座教授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80年代,李德仁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
90年代后,李德仁致力于3S系统(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
进入 21 世纪,李德仁教授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积极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他在高精度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 GPS 空中三角测量、 SPOT 卫星像片解析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 GIS 理论与技术、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动解译、空间数据挖掘、 3S 技术集成与多媒体通信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
学术成果与产业化
李德仁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他于1982年提出了比传统“丹麦法”更加优越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提出用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和“汉沙航空测量奖”。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
李德仁教授现从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共发表论文180篇,著书6部,培养了大批博士和硕士。 李德仁是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得指导教师奖最多的博士生导师(分别是:关泽群(1999年),袁修孝(2001年),吴华意(2002年),王树良(2005年),潘俊(2011年)共5次)。
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中,他领导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了吉奥之星(GeoStar)系列GIS高科技产品,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他领导武汉武大瑞风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瑞风可视电话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领导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首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立得三S汽车道路测量与导航系统),专家们一致认为是一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革命性的高科技产品”,现已向全世界推广。他有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其中“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得了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以他为首的专家团体的努力下,中国测绘科学与美、德并驾齐驱,保持着世界的先进水平。
社会贡献
抗灾救灾
1998年,长江中下游遭遇特大洪水,李德仁团队利用世界一流对地观测技术,对洪水进行观测。在灾情最为严重的那个月里,李德仁每天都要向洪水监控指挥部送去更新的数据。
“5·12”汶川大地震,李德仁领衔的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5.12地震遥感信息收集与灾情评估项目组”,开展“5.12地震”遥感信息收集与灾情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到哪里救灾,和科学救灾提供了支持。
2008年5月24日,李德仁接到国务院抗震救灾专家组急电,咨询如何利用遥感手段帮助四川灾区处置堰塞湖问题。26日一大早,李德仁派出团队成员马洪超等人紧急入川。5月31日,马洪超等人将设备安装在飞机上,在3300米飞行高度,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三维地形扫描。6月1日,他们获得该湖最精细三维实景图像,如实反映了堰塞湖上游至绵阳市整个流域的三维地形,完整再现了2.4亿立方米的“悬湖”之险。为解除堰塞湖危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赢取了时间。
奥运安全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的专家团队,利用该校世界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从北京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到奥运会举办,全方位提供“贴身服务”。
为防止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有人在已圈定的奥运用地上违法“种房”索要拆迁补偿,武汉大学和解放军的测绘遥感专家一起建立了北京市违章建筑卫星监控系统,每1至3个月获取一次北京现势卫星图像,用武大研制的软件自动查找违章建筑。
武汉大学的移动测量汽车在奥运场馆建设中起到了“监理”作用。移动测量汽车装有10个高清数码摄像头、罗盘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对房屋、街道等进行随时拍摄,细小到3厘米的东西都能够在数码照片上反映得清清楚楚,监测车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拍摄的所有照片只用两小时就能够全部量测完毕。
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专家们把奥运会场馆所有的交通、遥感电子地图都已做好,这些电子地图可以帮助观众顺利地找到运动场、体育馆,以至于找到应从哪个门进去。
基于遥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安全保卫电子信息系统在奥运期间会起到“天眼”的作用,运用该系统,届时各个场馆的动态,“天眼”都能一目了然,这个系统为奥运会树立了一道安全屏障。
直升机搜索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5月31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突遇气候变化在映秀失事。因当地山高、林密、坡陡、谷深,塌方不断,搜救非常困难。救灾部队出动1.7万人全力搜寻。 但3天之后依然无果,后来武汉大学派出2000多万元的设备,在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等专家协助下,锁定了米—171失事直升机的高度怀疑区,大约在汶川县漩口镇东北方向峡谷区4.5—5平方公里区域内,由原来的80平方公里缩至如今的5平方公里,为直升机的搜寻提高了极大的帮助。6月24日,武汉大学昨收到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说,武大专家为搜救米—171失事运输直升机所作努力,“对于准确判断失事地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物保护
“数字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以武汉大学两院院士李德仁为首的课题组负责虚拟现实的设计策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运用测绘遥感新技术,致力于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全部文化遗迹,以毫米级精度虚拟在电脑里。
李德仁表示,敦煌文化艺术是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时刻威胁着它的安全,“数字敦煌”完成后,将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他说,如果哪天它们不幸被彻底损坏了,数字模型还可为文物考古、历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使游客不进入洞窟现场就能欣赏精美的壁画、彩塑。